在夏天著用短 Tee 對於現代人來說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在距今一百年前的 1900's 單獨著用僅被用來當作內衣的它外出可是相當失禮且不禮貌的呢!到底短 Tee 在這將近一百年來是如何演進、演進過程中又發生過什麼趣事呢?那就請大家繼續看下去吧!
1900's 黎明期
在平常外出都還是著用手工訂製服的二十世紀初期,短 Tee 在當年僅被用來當作內衣來著用,而當時的內衣主要分成兩大類:玉米棉 Tee 以及亨利衫。擁有蜂巢結構的玉米棉因有著透氣且保暖的特性而大受勞工朋友們的青睞 ; 而從領口開襟至胸前並設置鈕扣來開闔的亨利衫則是發展於英國划船運動,開襟的目的主要是要讓意外落水的划船隊員可以在水中快速脫掉外衣而設計出來,另外也解決了因著面料彈性不足穿脫困難的問題。
1940's 搖籃期
雖然說短 Tee 的雛形已經於 1900's 被固定下來,但即使到了 1940's 依然還是被大家當做內衣來使用,而開始將短 Tee 當作外衣著用的不是別人正是美國國軍。雖然是哪個部隊開始使用已經不可考了,但要說一開始使用的最廣泛的還是美國海軍 (U.S. NAVY)。當年海軍公發工作 Tee 全部採用全白色調來製作,除了可以延續海軍一向給人潔白清爽的質感外,白 Tee 也可以在交戰期間讓醫官們快速地辨識出士兵受傷的位置,甚至還可以用來當投降用的白旗呢!當短 Tee 開始大量被美軍所採用後,不同部隊及軍種陸續地將其引以為傲的部隊章及部隊編號印製其上來增加同袍的團隊情誼。
1950's 確立期
二戰結束後身為戰勝國的美國其經濟開始蓬勃發展起來,而音樂、電影及其他娛樂活動也順勢而上。這群戰後嬰兒潮出生的年輕人們因著電影潮流,相爭模仿男主角們單穿素 Tee 搭配單寧褲的帥氣形象,讓短 Tee 不再僅僅被當作內衣或是軍事用途來使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因著當年的電影大多都在講述關於自由的議題,因此這樣的搭配也意外地成為該時代叛逆服飾文化代表之一呢!
1960's 發展期
隨著 50 年代短 Tee 逐漸地被大眾所接受,再加上印刷技術的進步,這股風潮也漸漸地被帶進大學裡。不僅是校隊隊員們熱愛著用印著隊名及編號的運動 Tee, 各名校們也相爭將校名 Logo 印製於上供學生們購買,而那些印著常春藤名校 Logo 的短 Tee 在當年更是被當作是名牌來看待的呢!
單單印上 Logo 可是不夠的!每間學校皆絞盡腦汁,在不同面料搭配上不同印刷技術來讓自己學校的 Logo Tee 更具特色。
1970's 全盛期
稍早提到的 1950 年代 "素 Tee 搭配單寧褲" 所代表的叛逆氣息並非隨著短 Tee 被廣泛使用而消失喔!在搖滾樂、騎士、衝浪與反戰文化於全球蓬勃發展的 1970's,幾乎每個年輕人的衣櫃裡都一定會有一件樂團 Tee, 或是充斥著叛逆標語的 Slogan Tee。
1980's 成熟期
隨著印刷技術更上一層樓以及普普風藝術的盛行,80 年代開始有藝術家將其創作轉印到短 Tee 上,從那時候短 Tee 就正式成為流行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了!以上經過職人們簡單的介紹後,大家是否對於短 Tee 在 1900's~1980's 這八十年間的發展經過更加有概念了呢?今後大家入手一件復刻短 Tee 作品後,可以好好地仔細觀察並感受一下每個復刻大廠對於復刻作品細節製作的用心喔!